解元。
去年的会试,可惜他没参加。
若是参加,山河书院考取进士的学子就不是二十三人,而是二十四人。
说不定还能拿一个探花榜眼之类的。
状元暂时就别指望了。
文德帝不会点山河书院的学子做状元。
山河书院真要出一个状元,试问谁还能盖过山河书院的风头?
这样的风头,在某些人眼里看起来太可怕了。
这回顾玖派往西凉的两人,杨季占了一个名额。
剩下一个名额,则是陈壮实。
当年的陈童生,如今已经是陈秀才。
陈壮实基础很差,比起那些自小由名师指导,家学渊源的官宦子弟,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这一点他自己也很清楚。
乡村蒙学也就那水平。除非天赋异禀,天生学霸才有可能从乡村蒙学一路过关斩将,正儿八经靠读书读出来。
大部分人,比如陈壮实这样非天赋型学生,妄图靠着乡村学堂读出来,几乎没可能。
所以当年他选择背负债务,前往新民县,历经四次入学考试,终于进入山河书院。
经过书院高强度,有针对性的学习,用时两年时间,他终于考取秀才功名。
接下来的乡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