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御哥儿像个成年人一样思考做事。
只有在家里,他才会露出少年特有青春躁动。
时而伤春悲秋,时而兴奋激动。
还会写一写酸诗,酸文章,抒发一下青春躁动。
有时候也会露出中二少年的一面,总是想一出是一出。
当然,这一切都仅限于在家中。
……
风过无痕!
无人继续追问佚名的身份。
就像是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一伸手,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
佚名是大神人物。
他是谁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给这个时代的人,打开了一扇窗。
思想的窗!
学子们在《大周生活秀》上写文章,讨论意识形态。
双方针锋相对,没有丝毫退让的迹象。
用文字打仗,文人最爱。
很快《国子监报》,《山河书院报》纷纷加入了这场文字大仗。
什么道家,佛家,杂家,兵家……一个个看热闹还嫌不够,纷纷撸袖子下场参战。
一场意识形态的争论,不出意外,变成了一场各大学派的混战。
儒家一派如临大敌。
这是要造儒家的反吗?
很快,这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