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笋是不分一节一节的,心里都是实心的,那种笋子看上去不太大,却是很重的。
两家人一起动手,很快也就腌了很多的笋子。刚腌上的时候放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到了夜里,张叔便把坛子都放入了李歆家后院的茅屋里。茅屋虽然简陋,不过最起码的遮风挡雨还是可以的,而且面积也很大,可以放不少的坛子。
到了四月的时候,山里的竹笋出得就很少了,出得早的那些竹笋已经长得很高了,若是再褪了最外面的笋叶就真的成为高大的竹子了。四月之后再长出来的竹笋也就不怎么好了,这个时候的竹笋不适合养成竹子,所以但凡长出来的,李家和张家便都挖了回来。不过就是都挖回来也是十分少的,后面这些日子拉去品香阁的也就不多。
这个时候正是热的时候,酸笋的消耗量反而是增加的,孙掌柜倒是希望李歆卖去的酸笋越多越好,不过李歆也没办法,便和孙掌柜解释了一下,孙掌柜自然也只能作罢了。等到把家里面的最后一批酸笋也拉走了,李歆便去品香阁结了账。一共有一百多两银子,零头也就算了先前买坛子的钱了,至于两家的人工,都是自己人做的,也就不除去什么人工费的,所以辛苦了两个月,李家和张家各分了五十两银子。
张叔张婶活了大半辈子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