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先生,告诉他!”
“就是,陈大兄弟,说!”张氏又添柴禾。
陈祖谟汗如雨下,“回……您的话,是《隋书经籍志》中《蔡邕集》所载。”哪一页他如何记得!
易王挑挑眉,《隋书》在大周虽算不得孤本,但这僻野山村小书舍内有能此书,亦是十分珍贵了,难怪村里人这么珍惜。
建隆帝又沉声问道,“书舍中的《隋书》共有多少册,《蔡邕集》有多少卷?”
陈祖谟此时心中稍静,脑袋也转得快了些,“《隋书》共有十三册,《蔡邕集》有十二卷,这一典故在……第八卷 中。先生,在下只是想入内查典故,查看之后便出来,绝不扰人读书。”
“《蔡邕集》在《隋书》第几册上?这本书置于书舍哪个书架第几层?”建隆帝见陈祖谟答不上来,接着质问道,“书,乃读书人之宝,珍之爱之,读看毕,还原处。你连此书在何处都不知,便是不曾翻看。现在进去四处查找,如何敢信口雌黄说是片刻?”
陈祖谟虽不知道自己怎么惹了建隆帝不高兴,但他知道此番是讨不到好处了,连连拱手认罪。
就在这时,一个读书人从上边下来了,“陈先生,五车书舍的《隋书》是手抄本,所以多两本,共有十五册,《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