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选址才会圈定村里的土地。
    可那也只是看起来。
    方不方便这事,只有村里人最清楚。
    刘家村位于城乡结合部外围的外围,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村里近年来不少人去外地打工,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以种田为主,大多数时间都不会离开村子。
    省道修得再宽再方便,跟他们也没什么关系。
    他们日常生活中真正需要的,还是村里面、家门口这点路。
    村里面的路都是土路,稍微下点雨,踩下去就是一脚泥。而干旱的季节,土路又是另外一番尘土飞扬的景象。
    总之,体验极差!
    从前几年开始,国家开始号召村村通公路,新闻里也经常报道。
    村里不是没动过这心思,可现实问题摆在眼前——
    哪里来钱?
    简单的修一修,一两百万打不住。全村两百多户人家,平摊到每家每户,都得拿万儿八千。
    八十年代那会,万元户是妥妥的富裕阶层。
    前几年城里那些铁饭碗,每月工资也就五六百块钱。
    不管八千还是一万,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负担。
    干脆打消这个念头。
    然而如今,钱来了!
    大喇叭里的声音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