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没有人起薪能拿到200元,哪怕是华清毕业生。
    讨论的众人瞬间没了激情。
    这种财富,她们要赚1000多年才能积攒,一个人能工作的时间却只有短短几十年!
    原本是感叹香港公司的大方,讨论到后来却变了味道。
    夏晓兰瞧着士气低落,忍不住插嘴:
    “你们想的太悲观了,我们的工资不可能一直是几十块,甚至局限在几百块,华国在改革开放,也许要不了多少年,经济水平就能追上香港!今天是香港的公司捐300万给华清,以后可能是我们捐3000万给母校,一切皆有可能!”
    200块的月工资,就是307寝室众人想象的极限,可307寝室这一批华清80年代的毕业生,学的还是建筑和土木工程,如果每个人都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不用等30年,到了千禧年左右,都会获得很滋润了。
    300万,仅靠工资就有人能实现。
    更别说和夏晓兰同寝室的女孩儿,将来或许还有下海经商的。
    夏晓兰是以超前的眼光才看待每个人的未来,她说捐献3000万给母校,把307寝室的其他人震的头皮发麻。
    每个人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可能!
    杨永红清了清嗓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