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也变成了夏总,邵立民肯定更重视。
“小夏,我听光荣说你在美国留学,这是回来探亲了?”
邵立民还笑着和夏晓兰说了会儿家常话,言谈间表现的很感谢夏晓兰,都说和好榜样做朋友才会变得更好,邵光荣以前是聪明,现在人变得更沉稳,从喜欢玩摩托到追求继续深造……念的都是华清的继续教育学院,说不是夏晓兰的影响怎么可能?
邵光荣就是邵家的金瓜蛋子,邵立民很疼侄子。
夏晓兰肯定不敢居功。
双方一番商业互吹完了,邵立民才说正事:“你们和光荣交好,我也不把你们当外人,有话就直说了,这回国的徐家父子到底是什么来路,他们有没有在商都投资的想法?”
邵立民要过问的“投资”,肯定不是一两百万美元那种。
商都是比不如鹏城,但作为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商都的整体经济气氛并不是太差。在80年代,得益于纺织业和铁路运输,商都人还是比较有钱的,要不夏晓兰之前开个服装店,一件衣服好几十块,哪来那么多顾客?
没有这些高工资的职工,衣服再好看也卖不到的。
周诚来之前就和夏晓兰商量过,绝不替徐家父子做决定,人家愿不愿意回家乡投资,是他们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