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策缺马,大部分将领最多五十骑、一百骑,镇守荆州的周瑜也只有三百亲卫骑,黄忠有二百。
李严领命,带着亲卫骑出了山,远远的绕了一个圈,沿着汝水南侧向东,赶往西不羹城,寻找合适的津口渡水。他是黄忠麾下的军谋,黄忠手里的那份颍川地图,他早就记在心里,知道哪儿会有津口,哪儿会是孙策可能选择的驻地,哪儿又容易遇到对方的游骑斥候。
很快,李严就遇到了孙策派出的斥候,得知孙策在繁邱城,他马不停蹄,午夜时就见到了孙策。
见到李严,孙策很高兴。几年不见,李严已经从一个小吏成长为讲武堂毕业生,并顺利进入军中,不知道他的生命轨迹会不会因此完全不同。这个人特点很明显,性格缺陷也很明显,不是一个安份守己的人,用好了是干才,用不好也是麻烦。
看完黄忠的报告,孙策发现里面还夹着一枚纸,是一封举荐书,黄忠对李严做了一个很不错的评价,推荐李严到孙策身边任职,并将随李严而来的一百亲卫骑送与孙策。孙策很意外,问李严道:“你到黄汉升身边任职多久了?”
李严不假思索。“六个月零七天。如果算上之前的见习期,总共九个月零七天。”
“还满意吧?”
“满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