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点必胜的信心,反倒更加惶恐,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仔细想来,似乎只有一种解释:他不知道吴国的底线在哪里。
国虽大,好战必亡,是因为战争的消耗巨大,不仅会吞噬掉每年的收入,还会迅速耗尽多年积累的钱粮。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汉武帝时,征伐匈奴不过十余年,便将七十年的积累消耗一空。从襄阳起兵算起,孙策崛起不过十余年,而且年年征战,积累必然有限。
这次集结二十万大军亲征,是迫不得已的孤注一掷,还是志在必得的最后一击?
陈宫无法决断。
他曾经以为自己对吴国的新政很了解,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吴国的底线,可是现在他的自信动摇了,他担心吴国的实力远远超出他的想象,最后被战争拖垮的不是吴国,而是蜀国。
如果是这样,那他就是罪人,不仅辜负了蜀王父子的信任,还摧毁了大汉最后一线希望。
将来青史如何记载我?
陈宫思绪起伏,不知不觉到了南郑,进了城,来到公廨门前,下了车,却看到潘璋在门口候着。他眉头轻皱,停住脚步,整顿了一下思绪。
“何事?”
潘璋迎上来,低声说道:“太子等候陈相多时。”
陈宫没有多说,举步入府。随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