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佑气得火大,几天都鼻子出血,从各道的最高掌管按察使、采访使、节度使开始层层罢免,一直顺着杆子往下捋,捋到了县令这一级,然后往里面填人。
这个节骨眼上,但凡是反对他罢官的,杨佑要么直接打压,要么记在了小本子上。地方大族眼见杨佑要动手,也不甘心就此被拿乔,有不少人私底下起了反心。
然而他们面对的对手,却是早在西南就和世家干过一仗的杨遇春和卓信鸿二人。
卓信鸿代表官府,负责拉拢寒门和低等的世家。
杨遇春……
如果按照他写给杨佑的信来看。他知道世家有钱有粮有人,反贼恨的可不止是朝廷,世家自然也在名单上,他先派细作将世家的底细都告知山头的“大王”。等流寇先打世家,自己再打流寇。
或者顺便就把世家说成与反贼勾结,一同灭了。
见不得杨遇春的做法?
您要么去卓信鸿那里备案说自己完完全全接受朝廷的任何安排,要么就用拳头和杨遇春打一场。
打的赢,一切好说。
可再好的世家,能有三千奴役都不错了,还别说带甲了,杨遇春就像一块从山顶滚落的巨石,一路碾碎了所有的障碍,绝尘而去。
他本人就对世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