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付出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用脚步丈量出来的空间感,刻意训练的二维与三维抽象转换,让人脑袋爆炸的360度几何体写生,在世嘉集团接待室里观摩张果果徒手建模的过程……如此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又独辟蹊径的积累,才让她终于能够不依靠任何软件与仪器,轻松地画出一张任何视点的结构图。
无论它是现代的钢筋混凝土,还是明清的砖木混合结构。
对这种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进步,陆安迪自己也是惊讶的。
如果说“晨光”是她讲故事式演绎的最大突破,那么这几张结构图,却是她在“空间”的基本功上最大的突破。
意味着她从此有了在“图纸”与“现实”中来回切换的能力!
所见即所得,每一个建筑师梦寐以求的技能,从前的她,可是连想都不敢想。
虽然比起洛伊倒着画楼梯那种变态的能力仍然有很大差距,但毕竟,也算马马虎虎能用了。
当然有些细节,仍需要他来具体确定。
“这堵墙画偏了,再往东一米……这个屋面的坡度也不对,太平……所有古建筑都要留意斗拱与柱高的比例,这跟时间与朝代有关,比如唐代佛光寺东大殿的比例是1/2,而到清代的故宫太和殿,却只有1/5,比起唐宋,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