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派系转过来的。
普遍来说,越是像数学这样接近纯理论的学科,越难有什么创新的成果,而且实用意义也不大——证明一个千年难解的猜想,能当饭吃吗?不能。
但是如果没有成果,自然也就拉不了资金,甚至连硕士生都招不到。教授们都是要吃饭的,旧欧洲分部渐渐就发展出一种风气,默认把老题翻新一下发表论文,而后再进行项目申请,拉拢资金,同时拼命从世界各个分部招人。博导们都相互挂名,经常出现一个教授名下一千多篇学术论文,其实都是互相挂名的结果。
许空做量子计算机,偏工具向,杨之为近年的项目主要在原子堆砌方面,属于半实验半理论派,旧北美和太平洋分部那边做前线工具更多,从来没有愁过新课题和新立项,学生也是拼命往这边考,钱从来都不是问题。
带着这样的思想空降数院,许空一来就要动许多人的蛋糕。他和杨之为一脉的实践工具派系,不是没人想动,而是之前一直都没找到机会。
现在这个机会来了,突破口就是林水程。
还是自己送上门来的机会。
余樊心念电转,微笑着说:“也行啊,如果研究遇到问题,随时联系我。”
林水程点了点头:“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