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磕巴巴把题目出完,李学士便回到案前,开始酝酿情绪。
他和包学士不同,为人性格直爽,极少有作诗留而不发的情况,所以此时哪怕自觉有可能会输,也拿不出无人知晓的旧作,只能硬着头皮现写。
不过写边塞诗和战争诗,他还是很有把握,凝眉思忖间,不消片刻便有了灵感,脑海中画面渐起……
而叶天则是眉头一动,从军行?你特么找死也不是这么找的吧?
脑中浮现出一则名篇,正好给先前被公开处刑的《采莲曲》扳回一城,好教这些人知道知道老王的文采。
至于选哪首诗……老王的边塞名作太多,且看对手水平如何,再选一首出来应对。
与此同时,场下观众听闻题目,都是发出了不满的声音:
“这李学士真不要脸,明明是叶兄的出题权,好心让给他,他还选了自己最擅长的行军题材,就有这么怕输?”
“就是,对方将出题权大气相让,他却一点大学士的风采都没有,以己之长胜敌之短,可光彩耶?”
对李学士的做法很是看不上眼。
但也有人出言反驳:
“也不能这么说,那年轻人输得起,李大人可输不起,选自己擅长的也没什么。”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