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贾珠还小,未曾进学,林如海收贾瑚为弟子是看在亲戚情分上,他又不是做先生专教人读书的,何况他本身又不是没事干。林宁便也没将贾珠送过去闹腾。后来等贾珠到了年纪进学了,林如海倒是提过这一遭。但那会儿他升了官,逐渐得到帝王赏识,倒是忙了起来,教导贾瑚一个已经费了不少功夫。林宁便拒了。好在贾珠是个懂事的,也没觉得区别对待就生出什么心思来。
毕竟有林宁这些年潜移默化的教导,他心里明白,贾瑚是承重孙,同他二房长子终究是不同的。相对的,贾瑚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一些。
“姑父说,他就要南下外任,不能再教导于我。将我推荐给赵子桓赵先生。赵先生早年也是进士出身,只是为人不适合官场,他又是一心致学,喜好教书育人的。姑父同他曾一起游学,交情甚笃。提议让他去燕山书院。赵先生应了。姑父说,过两日先带了我去拜见过赵先生。二弟也去。我们如今也都在燕山,往后同赵先生之间也都便利。”
林宁闻言,愣了一会儿,倒是想起来,这位赵先生就是往后一手将燕山书院撑起来的赵院长。往后名气可谓不同凡响。贾瑚和贾珠若能拜在他的门下,实乃幸甚。
“姑姑本想着在京里给谨哥儿过了周岁,可现今皇上圣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