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北宋,寻常家庭一天的开支也就是一百文左右,若非今日是节日,加上大家是来蹭白家的烟花看,照顾一下白家的生意也算是还人情,想来只有极少一部分人会愿意试上一试这排条的滋味。
毕竟它用的是猪肉。
在逢年过节时候,金华城的人们多半会选择鸡鸭鱼肉为一道大菜,这倒不是当地人不吃猪肉,而是整鸡整鸭看起来气派有面子,鱼又是定要上的菜,猪肉便放在了购物清单的最末了。
但是但凡过节时候家长都是拗不过嘴馋的孩子们的,孩子们被油炸的香味吸引,又见排队颇长,买完了吃的人一边吹气一边吃,看起来喷香。
家长们便想着忙活了一年,今天心情又好,哪怕明知这材料不过是廉价的彘肉,但想想便也罢了,尤其是家中孩子多的家庭,比起一人一根糖葫芦或是糖人,这一份排条反而要便宜些许呢。
那尝过味道觉得不错之后是不是会有——这东西做起来很简单啊,我自己也可以做呢的想法呢?
椒盐排条的成本几乎都在椒盐和油上头,对于金华人来说这二者都不是问题,等家里小崽子嘴馋了,切上些猪肉自己偶尔小奢侈得炸一下,岂不是省下了这五十文钱?
正是利用这种贪图便宜的心思,夏安然就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