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字迹鄙陋,底下还按了一个又一个的手印。
每一篇上书都写得情真意切,刘藻认真地默念了一边,发觉上书之地,皆是受过谢漪恩泽的。
谢漪为相十余载,为百姓做的事,自然不少,这十篇上书所出之地,都曾受她庇护恩惠,不是赈灾,就是除恶,可见百姓都记得她的好。
刘藻把这些上书好好地收到匣子里,这些于谢相而言,还是她往日政绩的证明。谢相见了必会高兴。她要与谢相一起看。
她携带匣子回到温室殿,谢漪也已批完了奏疏,见她回来,与她一笑。刘藻惴惴不安,心想,谢相不生气了吗?
她走过去,提了一句:“趁天色不晚,我们去汤泉殿吧。”
谢漪收敛笑意,淡淡道:“陛下何时想起侍奉陛下沐浴的宫娥是何人,臣再随陛下去。”
刘藻真的想不起来了,她沉默了一会儿,把匣子推过去,将万民的上书与谢漪看。谢漪且不知是何物,接过了打开。刘藻与她道:“明日还要还给李卿的,由他代这十地之民当着众臣之面呈上。”
谢漪看完,眼睛有些红,望着她道:“你、你是何时做的这事。”
“数月前,我怕民间生出对你不好的流言,便令人先去宣扬了一番你的好处。”实则也确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