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这一工程也很抗地震。
林林总总的,使得它几乎完好无损地延续至今。连当初用以水尺的三石人,都还深埋在江心中。到现代后说是有从流沙中挖掘出石像,被认为是当时的三神像之一,但考古界持怀疑态度的居多,因为当时的三石人,一直发挥着最开始的作用,即作为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再没有替换物的情况下,没谁去想着去动那三石人,再说也动不了。
根据记载,当时的三石人每个可有五吨之重,再加上还是深立在河心中,非是寻常人力或是他力可动之的。
话说回来,这三石人还是开启王陵的关键所在。
王陵当然没在河床下,只是在未开启总枢前,王陵就是个隐形的。只有开启后,才会有“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
王陵的“正门”其实在一飞瀑后,除了是顾虑到顾青的洁癖症外,还考虑到运送棺椁进出等因素——当最后机关落下前,飞瀑就像是雨帘,甚至还可能是淅沥沥的小雨雨帘,但过后雨帘就变成了滔滔飞瀑。不过如今再度开启了总枢,飞瀑也同样变成了雨帘,至于那滔滔不绝般的水,在很大程度上流入了山中,成为了开启总枢的动力。
但这个水流总量也是有限度的,也就是飞瀑变薄是有时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