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阁老收了圣喻, 面见了天乾帝。
“让谢卿为此种小事费心, 朕实在过意不去。”天乾帝有些惭愧。
谢阁老笑道:“皇上此言差矣, 皇子乃社稷将来,这师傅的确不能随意了。殿下们年纪尚幼,性情未定, 引导正确的人生之道可比读书来的重要, 皇上犹豫不定估计也在于此。”
天乾帝重重地点头,“谢卿是说到朕心坎里去了,只是朕不知翰林院中还有谁能够胜任?”
谢阁老沉吟片刻,“其实学问好坏倒是其次, 殿下们学的还都浅显,进士便足够, 只要人品得当,能管住便行。”
“是啊,管得住。可谢卿也看到了, 想要管住弘儿可不容易。”天乾帝语气中很是无奈,可其中又带了一份宠溺,可见并不如外头所言,大皇子失宠于帝王。
谢阁老说:“观两次风波,不管是徐直还是严子文,皆因想通过大皇子之错达惩罚其伴读的目的, 以公徇私, 其心不纯, 本该严惩, 这与大皇子无关。若就着两事,要说大皇子不听管教,老臣并不赞同。”
天乾帝笑了,“谢卿倒是替弘儿说话。”
谢阁老摇了摇头:“臣家中也有儿孙,其中顽劣叛逆者不在少数,大皇子这样还真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