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名义上的臣服,便已是相当不易了。何况,曹魏政权本来就是一种形式上的统一,地方政权割据的色彩极为浓重,尤其是曹操起家倚重的青州兵。既然如此,能短时间维护这种名义上的统一,对自己来说何尝不是一项政绩?
赵咨回转东吴,俱实以报,孙权对曹丕的态度自然了然于心,既已封自己吴王,当不会对东吴轻易用兵。只是,要曹魏出兵,却也不太可能,料想曹丕是打算坐山观虎斗了。
孙权本打算接受曹魏的赐封,却万万没想到,曹魏此举得到了东吴重臣的强烈反对,众臣纷纷劝谏孙权拒封。但孙权明白的很,自己已然惹下刘备这个劲敌,在这个时候,如果再得罪曹丕,那么在诸侯的版图上,东吴就要被抹去了。何况,孙权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于是,孙权力排众议,接受了曹魏吴王的册封。
刘备闻报,孙权接受魏国封号被封吴王,不由怒气填胸。黄权忙劝住刘备,刘备颤微微指着江东方向恨声道:
“孙权小儿!安敢如此?”
黄权宽慰道:
“陛下,孙权降魏是惧我西蜀天威,便是臣服也必非真心,陛下又何必执著于这一时半刻呢?”
刘备暗叹黄权到底是政治不够敏感,怒道:
“他不臣服,便打到他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