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
“那就是因为他是个哥儿?”
“。。启禀陛下,这自古以来,都没有哥儿能下场的啊。”
“哥儿若学问超群,又如何不能呢。再说了,这样还能激励其余诸人,奋发向上嘛。阁老们放心,林将军说了,童生、秀才皆可,只是为了证明这孩子有当教书先生的能力。”
“。。。教书先生的能力的确有了。可也不必。。”通过科举试来证明吧。
()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证明他的学问水平啊。就让这世人看看,若是汉子不努力,在家中相夫教子的哥儿也是能顶替他们的位置的。”
于是,这一年的童试,有了个大新闻。
()
承平国公府家的哥儿参加了县试、府试后,正式得成为了一名童生。
这在京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无数参加童试的人们都义愤填膺,想要闹事。后来,学政贴出了穆子轩的考卷。
“这等文章,竟然没能考中头名?!”
“是啊。光论文章,的确是篇佳作。”
()
“一群汉子,比不过就是比不过。还拿人家的身份说事,我都替你们没脸。”
“就是,再说了,没看这次录取的人数并没减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