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产量有些小,否则可以大规模推广。
西山县的田地里,还有那些浮田上,凡是用过化肥的,按照保守估计,最少增产一倍以上,松岛健估计,普通能在五百斤左右。
现在就差大范围推广了,如果推广开的话,那么就不愁老百姓会挨饿了,民国那时候,一亩地多在二百多斤,最多不过三百斤,这就算是高产的了,老百姓如果是自己的地,交过税赋之后,一亩地养不活一口人,一家十几口人,却没有十几亩地,至于安歇租地主家地种的人,赶上灾年收成不够交地租的。
而且民国时候老百姓之所以过得苦,还是因为土地兼并,幸好,在特务营治下不用考虑这些,几座城市早已经被特务营和日军轮番清洗了几次,任何敢于霸占土地的那些土财主,很容易被盯上,战乱之时,死人很容易的。
刘杨利用战乱将土地完全集中,然后将地租降了下来,却并没有立刻对那些土老财下手,毕竟虽然这些土老财算是吸老百姓的血,但是却没有大恶,刘杨不想在这时候发生不可控的事情,不过却将地租控制在二成。
集中粮食不意味着抢粮食,所有的粮食都是由西山县政府发放的存粮证,可以凭证取粮,甚至于直接拿大米,收拾完了,一代一代的装好,但是对于那些土老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