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杨的主意,杨晋安说不出个来啥,但是总是个办法,而且这是最容易让日军放松得了,这时候无论化妆成什么,都会遭到日军严格的盘查,但是这些信却不会,同样整天打仗身在外地的他们,最了解当一封家书送到的时候,士兵们那种期盼和热烈,有家书的士兵甚至能激动地哭起来。
不过利用这个弱点是不是有点卑鄙?杨晋安心中闪过这个念头,自己将自己吓了一跳,赶忙驱逐出去,打仗就是你死我活,和敌人将仁义道德,那是自己找死,至于去怀疑自己的长官,比找死还要更进一步。
胡思乱想着,杨晋安将队伍里所有日语更好一些的弟兄找来,然后商量着用既不会暴露,又能让人读上去激动的话,然后不涉及太多的家人的消息,就这么写了一封信,反正这是指摸进去的一个桥梁。
很快,弟兄们就写好了信,三个连队总共写了三百多封信,读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都是些似是而非的东西,除了少数提及了日军士兵的家人,那是因为情报上标注着他们家人的名字。
信写好了,等于找到了一块进入日军机场的敲门砖,但是接下来怎么办,如何打开大部队的冲进去的机会。
进去之后怎么办?杨晋安冥思苦想,其实更多的都是临阵反应,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