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那就是战场技。当初林冲“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名号,其实就足以从侧面证明这种武艺的重要性。
赵炎的步法姿态改变后,钢筋在他手中和一柄短枪没什么区别,双臂仿佛无穷的力量,让他的每一次攻击都带上了伤筋破骨的恐怖威力。
武林至今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但实际上,“西棍”里的棍严格来说是“鞭杆”,属另一种武器。真正的棍有很多种,不过以近代华国而言,“北方尚枪”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因此就算是北方的棍法,本质上也如枪法,同样都是“拦拿扎”这三要素。
赵炎并没有研习过纯粹的棍法,他的“棍”其实就是“枪”——因为“长枪”才是古代战场上威力最大的冷兵器。
虽然一米六的钢筋不能算“长枪”,但拥有这种武器,赵炎的杀伤力顿时呈几何倍数上涨。
既是枪,则有圈。赵炎重心低沉,手中的钢筋没有花哨的挥来回去,只是刺、收、刺、收。间隔极短,却每一下都精准的戳在进攻者的横膈肌或胸口。
沉重的钢筋哪怕是顶一下,正常人都难骨折的结果。以赵炎的力量,就算这钢筋没有枪头,用“扎”一样能把眼前这群门外汉戳成肉串。但他今天不是来杀人的,因此接下来的战斗基本留着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