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靖的科举考试比起楚枫熟知的大唐来,已经成熟了许多,一共分为四次考试,分别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考的自然是秀才,在各县城、府城考试,一旦考中了,便是秀才,一旦考中秀才,便脱离了老百姓泥腿子的队伍,成为特权阶层,不用纳农税服徭役,平时老百姓见着了还得作揖尊称一声某某公子,所以谁家里能出个秀才,那是倍儿有面子。
考上秀才后,便要参加乡试考举子了,也叫春闱,每三年一次,乡试在各省的首府举行,而主考官直接由皇帝任命,因为一旦考上举子,那身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举子可以做官了,虽然只是候补官员,但那也是官啊,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叫国家储备干部!
考秀才难,考举人那是难上加难,平民百姓家中如果能出个举子,那绝对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否则也不会有范进中举这么一典故了。
举人之上便是贡士了,一旦考上贡士,便能直接做官了,哪怕是掉末尾的贡士,最起码也能做个县城的一把手。
而殿试,便是整个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存在了,殿试由皇帝本人亲自主持,从贡士中取前三百,赐进士出身,而进士的前三甲,那便是状元、探花和榜眼了。
这进士前三甲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