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祖宅,勉强维持生计。四郎的母亲身体也不好,时常要买药,家里的陈设一件件当掉,都送给了药铺。”常霄问道:“既然诗书传家,何不应试求取功名?如果真有实学,搏个一官半职岂不是好?”赵洪江摇头:“客官不知,如今的科举只是做做样子,考官看中的是钱财的财,不是人才的才,没有人情不可能考取功名。四郎应试五六次都没用,知县的侄子一共不认得一百个字,却能得到考官的嘉许,混了个差使,耀武扬威,嚣张的很。”这些情况常霄并不十分了解,身在江湖,没有多少功夫留心这些事。这时厨师做好了菜,烫了几壶酒,伙计帮忙,摆好酒菜,围坐在一起。常霄觉得有趣,这些人虽然身份低微,却比那些达官显贵真诚多了。
饮酒畅谈,郑四郎喝了酒以后也开始谈笑,虽然身处逆境却没有怨天尤人,言语中提到,因为家里贫困,郑四郎未过门的妻子悔婚别嫁,成为富户的小妾,常霄心里叹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难道好人就活该受苦?举头三尺有神明,如果真有神明,为何善恶颠倒如此?总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是这报应看不见,摸不着,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为非作歹,搜刮民脂民膏,照样锦衣玉食,子孙昌盛。都说死后要下地狱,平民百姓害怕,那些官员为什么不怕?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