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中了,顿时所有的炮声都转向那个起火的船周边,郑成功侧耳听着炮声,心里又暗自道了一声“好险”,他判断这艘船虽然起火,但是也即将脱离最危险的区域。
虽然看不到江浦要塞,但旗舰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已经到了敌军要塞的正面,船上的人都屏住呼吸,甚至不敢高声讲话,生怕这会导致自己成为目标。不过郑成功感到自己仍在继续走运,顺军显然不懂得如何在低能见度下靠水声辨识位置,他们还在盲目地开炮,这掩盖住了明军船舰行动的声音……
--------------------------
笔者按:昨天一节似乎有不小的争议,今天登录后看到信箱有超出平常数倍的留言,到书评区转转,发现留言读者的疑惑接近。正好上一章刚结束,笔者在此解释一下:
农业国和工业国之战。简而言之,工业国就工业产值比例较高的国家,农业国就是工业产值相比农业产值要低得多的国家。工业生产能力、人口和兵力,这些力量对比是不是决定战争的重要因素?当然是。但这些是不是一定能决定战争胜负呢?比如有蒸汽机的就一定能灭了没有蒸汽机的,火药产量多对手几倍,大炮和火枪产量多对手十几倍(现在的书中的明顺力量对比)就一定能战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