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师父决意拦阻,才没有出动。”
“还有这回事?”
“嗯。”
“私下有很多人称赞老夫,但唯独李义山点评的‘高世之志,超世之才’,才算一语中的。你可知道为何?”
“不知。”
闲谈中,两个“徐凤年”一个鲸吞一般吸纳呵呵姑娘体内的劫数,一个帮她灌输填补神意。
黄龙士微笑道:“不知无妨。在另外一本书上,有个叫孔稚珪的古人,写了一篇叫《北山移文》的古文,其中八字,甚合我心,‘风情张日,霜气横秋’,后世黄庭坚加以延伸,写下一句,‘少年才华接贵游,老来忠义气横秋’。”
两位徐凤年都有些费解,但也没有去深思什么。
黄龙士想了想,伸出手掌抹平了脚边的黄沙地面,用手指写下十四字,侯家灯火贫家月,一样元宵两样看。
老人随后喃喃自语道:“可谓旨味隽永,极见世情。”
身为忘忧之人的徐凤年魂魄点了点头。
黄龙士继续以手指做笔,用沙地做纸,写下第二句,可与人言无二三,鱼自知水寒水暖;不得意事常八九,春不管花开花落。
借了王小屏一剑的徐凤年魂魄,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