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看到中华牌香烟。
英美烟草公司再次落败,一些规模较小的中国烟草公司也趁机痛打落水狗,纷纷抢夺英美烟草公司的市场。
但是作为较早和中国人打交道的英国人来说,他们深晦一条晚清的潜规则即“朝廷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百姓怕朝廷”,于是屡战屡败的英美烟草公司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通过英国驻华公使公使萨道义向清廷施压,于是这一年的年末,光绪30年(1904年)12月26日清政府外务大臣庆亲王致公使萨道义的备忘录,后世称之为《庆亲王合约》。
《庆亲王合约》中有这样一段话很说明问题:“我部认为香烟系由烟丝制成,但不能用其后者的名字,正如外国布是由棉纱制成的,不能再称其为棉纱一样。外国布所纳税款不同干棉纱,因此,如果声称香烟一定同烟丝同等纳税这样是不公正的……但由于阁下不断来信辩论这一点,坚持要继续按烟丝每百斤交银四钱五分的税率纳税,本部拟不加反对,予以同意。”
于是,英美烟公司生产的各牌卷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可按烟丝抽税,仅值千抽三到值千抽七,而且这些在华制造的卷烟并不是进口洋货,即以“洋货素不完厘”为理由抗缴厘金等税。当时英美烟公司在上海浦东的烟厂有卷烟机8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