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提高土壤肥力。2~4龄的苜蓿草地,每亩根量鲜重可达1335~2670千克,每亩根茬中约含氮15千克,全磷2.3千克,全钾6千克。每亩每年可从空气中固定氮素18千克,相当于55千克硝酸铵。苜蓿茬地可使后作三年不施肥而稳产高产。增产幅度通常为30%~50%,高者可达1倍以上。农谚说:“一亩苜蓿三亩田,连种三年劲不散”。
无独有偶的是,赤峰一带的土地显弱碱性反应,土壤中缺少氮、磷,含有的钾元素也一般,是造成土地不肥的主要原因。用紫花苜蓿肥田,可以提高土地肥力,避免走以前人走过的粗放型垦荒的老路。
口外自清中期开始进行大面积垦殖,清中期时还是个人私垦、偷垦,到了清末便进行了大规模放垦。那时候根本没有人注意过口外的地质情况,口外的地皮仅只有十数厘米厚,之下便是沙层。原本的草原被开垦成耕地后。没几年的功夫口外特有的大风就把失去植被保护的土地上的土层吹走,最终后原本肥沃的庄稼,便开始严重的沙化。没有人会在意这些,口外的草原好像永远也开垦不完一样,一块地废了,就搁荒,还可以再另垦一块,反正这若大的口外总有垦不尽、开不完的荒地。
口外的大风加上口外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