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在一大堆杂乱的当地建筑当中。巨大的洋葱型宝顶反射着耀眼的金光。当地建筑多是竹木混制的吊脚楼,别有一番风味。更有一些完全传统式的中国宅院点缀其中,比起周围那些当地建筑,这些宅院更显得严整富贵。港口的建筑就全是西欧风格的小楼,典型的欧洲殖民地风貌。
巴达维亚郊外大部分都是水稻田,南洋炎热的季节使得水稻可以一季三熟甚至四熟。除此之外,橡胶园、橡胶种植园、香料园密密麻麻,到处都是。这里的农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被华人所控制。
海面上都是星星点点的渔船,蛋民渔户的小船密密麻麻,多是张挂着白帆。正是临近午饭的时候,炊烟在各船上袅袅而起。夹杂着鱼露特有的那种味道,充斥在港口左近的海面上。
港口周围似乎一切都还正常,苦力、水手、讨价还价的商人,各色人等往来穿梭,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广东话、荷兰语、英语、当地土语,各种语言混在一起,远远的飘了过来。
港口当中,两条比起海圻号和海琛号两舰还要陈旧些儿的荷兰铁甲巡洋舰“尼德兰号”和“皇家卫士号”正在变换锚地。穿着殖民地热带水兵服的荷兰海军水手趴在栏杆上面,神情严肃地望着缓缓入港的海圻号和海琛号,还不时对海圻号两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