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在上海投入的资金约2600万至3000万两,在伦敦投入的资金约1400万两。结果上海这个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已经无资可融,市面上的流动资金,尤其是钱庄的流动资金,都被橡胶股票吸纳殆尽。暴利让中国的投资者失去理智,中了洋人的圈套,二外国银行和投机家则从中获利。
这一时期,许多上海市民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买份当天的报纸,查阅昨日最后的橡胶股股价。他们许多人并不懂股票为何物,只是听大家说买这个东西可以赚钱。于是就拿出储蓄,买了这个新奇的股票。谁知花五银圆一张买的股票,回去后就逐日看见涨值,半月不到,就值十银圆了。天啦,这钱太好赚了,这股票,简直太神奇了,简直就是会生钱的母鸡啊。尝到甜头的市民们,更是掏出所有积蓄,跑去买股票。并带动了更多的亲朋好友,加入股民大军。
但是,1910年1月1日的上海市民们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大上海的各家报馆几乎在头版头条都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盛极而衰——橡胶股的水泡会被打破》
文章一开始,先回顾了自去年起,国际市场橡胶产品走俏,并带动股票市场一派繁荣景象。于是街头巷陌,白发儒童,皆在谈论股票。无数家庭,更是倾其所有,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