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镇之中,是没有人敢正面撄张守仁的虎须了。
“小的叩迎张大人!”
时近正午,镇上的几家大酒楼都是有酒菜飘香。此时的鲁菜已经接近成型,不管是后世的东北菜或是淮扬菜,又或是京菜,脱胎于鲁菜的菜色着实不少。
因为还没有味精,所以格外讲究调料和手气。
好的大厨子能用几十种调料调出极鲜极美的味道来,渣厨子就不行了,和后世厨子猛放味精的便利不同,只能煮出口感极差的菜肴来充数,就算想用辣椒来加重口味也是不成……现在辣椒才刚进入日本和南中国不久,要等几十年后才会流行开来。
张守仁几个来的这家叫做镇海楼的酒楼就拥有几个象样的好厨子,敢取这种逆天的名字,没有两把涮子显然是不成的。
当然了,菜的口感好,用料讲究,价格也是不菲。
一桌象样的席面,没有五六两银子是下不来的,要是更讲究,十两二十两的也是叱咤立办。
一个乡下镇子,能做出二十两一桌的酒席也是难能可贵了。
看到张守仁一行过来,酒楼的朱掌柜早就闻风而出,就站在门头前,点头哈腰,向张守仁致敬行礼如仪。
“客人都到了没?”
张守仁一边进门,一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