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要考三场,分别考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
江舒涵倒是不担心帖经和杂文,前者考的是死记硬背,后者相当于议论文。但是策论就有些难了。柱子不过才十一岁的孩子,根本没机会接触政治时务.
江舒涵之前担心他写不出建设性的文章,还特地请高掌柜帮忙买了往年取中者的文章,让他诵读。
但是读是读了,但是能不能融会贯通,江舒涵还真没法保证。
她又担心题目很难,柱子连听都未听过,那可就白瞎了。
就在她患得患失中,柱子考完三场试。
江舒涵问过柱子,他考得怎么样。柱子也说不好。江舒涵心里就更悬着了。
几日后,成绩公布,江舒涵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挤到揭榜处看成绩。
柱子是以吊车尾的成绩被录取。让江舒涵诧异的是刘继宗的小孙子居然榜上无名。
江舒涵一问才知,原来策论出的是一道截搭题,他题目出处没有写对,接下来自然就没考好。反倒是柱子写对了。只是他自来不擅长写策论,所以之前不怎么确定。
哪成想题目出得这么偏,许多人连出处都不知道。
虽然只是个巧合,但江舒涵还是非常高兴。
五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