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后几万亩田产,而且方圆周围的十几个村子都要向他们交粮,同时还占了三个盐村,控制了本地的产盐。因此有钱有势,横行霸道。在这附近的民忿很大。
但马家的老三考取了一个秀才的功名,现在嘉兴城里混事,加上他们也舍得花钱,因此在嘉兴府和杭州府里都有些门路,海盐县也不敢轻易动他们,再加上他们承揽了这十几个村子的粮赋,每年都能如实上交,因此经任做海盐知县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不管了。
在明代,由当地的士绅大户承揽粮赋,以经成为一个惯例,也就是地方政府将征收粮赋的权力下放给当地的士绅大户,由他们去征收,而自己只用坐等其成也就行了,不仅能省去一大堆麻烦,而且其中的好处也是少不了的,自然都愿意。而士绅大户承揽粮赋当然不会是为朝廷尽意务,而是为了和胥吏们内外勾结,转嫁负担,自己发财。而百姓负担的实际粮赋,其实要比朝廷征收的高出一倍不止。
其实在中国古代,除了极少数时候以外,朝廷制订的税赋其实并不高,而百姓交纳的大部份钱粮实际是被这些中间层的胥吏大户给拿去了。而更为过份的是,有些大户甚致仗着自己的势力,承揽粮赋之后却不上交给地方官府,反而造成了钱粮缺额。这些情况商毅在各种资料里都查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