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物,每一边会留一个城门出入,在四角均建有二丈多高的箭塔,中部建有烽火台,用于传递消息。
这样的一个保垒修建起来十分迅速,如屎出动五六百的人力,基本只用二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建成一座。每一个堡垒可以驻军二百人左右,互相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五六里,有些相距仅仅只有三四里甚致小,如果中间没有障碍物,天气晴朗,甚致都可以互相看得十分清楚。遇到袭击,就用烽火台来互相示警。
而在一些关建险要折冲要路的地区,保垒的规模也会扩大到单边六七十步长,驻军可达一二千人。并且将沿途所有村落的人口、物资、粮食全部都近移进保垒中,能够带走的全都带走,不能带走的如房屋建筑也全都拆毁,百姓们都被逐赶为清军建堡,而木料、石料、瓦片等物都运进保垒中,充防守所用。
同时洪承畴也下达严令,所有守卫堡垒的士兵,一率与堡垒同存亡,堡在人在,堡破人亡,凡是在商家军进攻过来,有弃堡逃亡者,一率处斩。因为有处斩刘泽清等人的先例,因此守堡垒的清军对这道严令也丝毫不敢小视。
堡垒战术本来是当初明军用来围困农民军时,想出来的办法,因为农民军居无定所,来去不定,又善于爬山越岭,也令明军十分头疼,因此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