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军的淮河防线,各种火器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弹药的充足。对于中华军故意放弃阵地,向后撤退的行为,由于做得过于逼真,阿济格丝毫都没有怀疑。
另外一点就是清军携带的重型火炮太多,仅红衣大炮足有六十余门,同肘还有大量的物资车辆,如果仅仅靠木筏来渡运,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最好还是在淮河上架几做浮桥,这样不仅仅是方便这一次渡河,而且也有利于以后在作战时,向淮河南岸运送物资。
在这二天的时间里,清军硧实一点都没有浪废,经过连夜的抢工,在淮河上一共架起了五座浮桥,而这时运送补充弹药物资的队伍也都送到了息县。于是阿济格在接收了这一批弹药物资以后,这才下令中路的人马开始渡河。而左右两路,也开始进行向淮河南岸的中华军防线发动进攻,主要的目地是牵制中华军的兵力,好让中路军从容渡河。等中路军渡过淮河之后,再从南岸向中华军发动进攻,接应两翼的清军过河。
不过虽然清军已经建成了五座浮桥,但清军的中路有七八万大军,再加上大量的重型火炮和其他的车辆,由其是红衣大炮,一座浮桥上最多只能同时承受三门过河,再多就有可能出危险,且此也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渡过淮河的。
好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