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剩下的十户人家招集在江边。至于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第二天以后,除了那仁义以外,剩下的十户人家都纷纷搬走了…
我心里想,看样子,陈木升所说的那仁义,就是晨星的祖父纳兰仁义了。
“大师,你怎么知道这个传说?”陈木升问。
“我来临江村那天,聊起这里的风土民情,听村里的一个老人讲的。”师父没告诉他实情。
“难道,我家院子里挖出来的,就是跳进江里的那三个人?”
师父说:“现在,我也不清楚。对了,村里还有没有当年和那仁义比较熟的人?”
陈木升想了想,说,那仁义生前很少跟村里人接触,此人壮年娶妻,迟迟未能生育,于是便领养了一个村里的孤儿,取名那树良。没想,第二年,妻子便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名叫那元英。据说,从那以后,那仁义夫妇对那树良就渐渐冷淡了,必竟不是自己亲生的。到了文革时期,刚上初中的那树良,受红色思想的熏陶,参加了红卫兵,父子关系彻底决裂,甚至反目成仇,从那以后,那元英再也不认这个哥哥了,对人连提都不提他。而那树良则改回了自己的本姓,取名陈树良,搬回了村里自家的老屋里。到了八十年代,陈树良利用从那仁义那里学来的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