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这就是所谓的二次葬。而先人遗体‘入住’,则改成了牌位‘入住’,这就是祠堂的由来。据说,八卦太极里的‘阴阳’,就是根据上古客家人的土楼格局衍生出来的,具体就不得考证了…
客家人第一次大规模迁袭,是在先秦时期。最早的土楼出现在战国,当时客家人还很少,土楼建造的工程十分庞大,比较稀有。一直到了唐宋时期,才大规模流行起来,质量上也有了改进,并且出现了一种更加新颖的建筑,那就是‘围龙屋’,围龙屋就是根据太极阴阳格局构建的,不过,与本文无关,暂且不表…
继续说土楼,当活人和死人的住所安全问题都解决以后,那些人欣喜若狂,这下好了,以后啥也不用担心了。可是没过多久,一个新的问题出来了,那就是死人的住所不够用了。我们知道,那时的人的寿命是很短的,吃的差,又没有先进的医疗条件,别说七十古来稀,能活到五六十的都算高龄,很多人在青壮年时期就死了。死了的人不断往土楼里塞,哪有那么多地方?没地方塞了,怎么办呢?当时有一个族长很有魄力,咬牙一跺脚,没地方塞了,我们再建!
也许是为了节约工程量吧,他们认为,只给死人住,建个半圆的土楼就可以了。全体老幼齐上阵,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