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却大唐法之精神,故奏请有司予以复核。
张说面现不屑,鄙夷说道:“这些御史们偏爱在琐事上纠缠不休,天下那么多大事,他们为何不问呢?”
源乾曜近来与李林甫交往颇多,深知李林甫谋虑深沉,其所言语往往有的放矢,绝非浪言,遂说道:“此事看似简单,万一其中果然有幽微之处呢?”
“不过几个少年斗殴一番,有何幽微之处?然此事由圣上交办,不可敷衍塞责,你让刑房知会大理寺去复核一遍吧。”
源乾曜答应后欲走。
张说又问道:“吴兢的《贞观政要》应该编成了,他为何迟迟不献上来?我知道其与你相熟,你不妨劝劝他早日完成,抓紧献上来。”
源乾曜道:“吴兢治史甚为精细,大凡一字一句都要斟酌多遍,他之所以不献上来,估计还未最后定稿。”
张说无可奈何,示意源乾曜可以离开。
源乾曜边走边想道,只要你张说为中书令,这本书肯定不会经你手献于圣上。
张嘉贞为中书令,源乾曜为侍中时,二人对吴兢甚为礼遇,又知他欲成新书,诸方面皆给予大力支持,吴兢甚为感恩。不料风云突变,张说略施小计,张嘉贞被赶下相位,吴兢后来渐知内幕,对张说的人品极度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