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赐书,到底有何深意呢?
暮春时节,李隆基带领百官及后宫之人奔赴东都洛阳,他们要在这里完成封禅大典的前期准备事宜。太史局已将所有时辰算定,十月初离开洛阳奔赴泰山。
洛阳的牡丹花儿早已开败,仅留下壮硕的枝干和翠绿的叶儿镶满圃园。李隆基降生于洛阳宫中,又在这里度过童年时代,洛水南岸的积善坊还有他任楚王时的宅邸。大凡人之一生,对童年时代的记忆最为深刻,也最为清纯。李隆基入东都之后,政事似乎少了许多,他就抽出空儿到这些故居观看一番。
李隆基那日来到积善坊故居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的当儿。其故居北面的洛水东流,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之上显得落金无限。李隆基站立南岸,眺望北岸宫城的端门和应天门,不禁想起了自己幼小之时随祖母则天皇后、姑母太平公主及上官婉儿登上应天门城楼上的情景。如今这三人已然作古,李隆基念及与这三位妇人的种种往事,不禁抚今追昔,感叹唏嘘。
李隆基眼观洛水两岸密集的绿树,心想这洛水日夜流淌,那些山涧的溪流一路东行归入大海,不由喟然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高力士随侍身边,他见皇帝呆立水边良久,最终用孔子之言感叹,心知皇帝定然有些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