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脱离险境,奈何他却是不能如此做,至少在没得到安西的准信前,不能如此行事,若不然,便有前功尽弃之危险,真要是花费了极大的代价,却一无所得的话,那后果可不是李显所愿意面对的,不说言官们可能会就此事上弹本,也不提武后、太子两方会拿此事做文章,光是吐蕃迅速崛起之局面便是李显十二万分不愿见到的,总而言之,不管时局再艰难,这一仗李显都必须胜,于公于私,都是如此!
安西之关键在于阗,而于阗的关键在伏阇雄,李显全盘计划的重心正是着落在伏阇雄其人身上,理由?说起来很简单,只因李显前世与伏阇雄有过不少的交往,知晓其是何等样人,实际上,即便李显此次不亲征,再过一年时间的话,伏阇雄也极有可能会像前世那般再举义旗,重新归附大唐,李显所要做的不过是将前世那时空发生的事情提前上一年上演罢了,崩盘的危险不是没有,可在李显看来,却并不大,就算不成,李显也有了应变方案,那便是将伏阇雄之子尉迟璥推上前台,这个把握李显还是有的,而这便是重生者的“福利”之一,不过么,话又说回来了,把握归把握,却并非是理所当然之事,李显也不敢断言安西的事情能否进展顺利,故此,在没得到准信前,李显还必须将吐蕃主力拖在青海,不使其能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