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一处受攻则两处呼应,看似严丝合缝,实则漏洞百出,至少在李显眼中是如此,到了此时,胜利的天平便已是悄然地倾斜到了李显一侧!
骑兵的威力便在于其机动性上,尽管双方都是骑军,可素质以及训练上的差距却是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深韵骑战之道的李显自不会放过这等调动敌军,从而各个击破的战机,拓跋山野方才一分兵,李显便已发动了突然袭击,但见原本分散各处的五支唐军小分队一阵令人眼花缭乱的调动之后,突然向右侧的拓跋山野军团发动了强袭,以精锐之战力如泰山压顶一般打得右侧军团落花流水,招架无力之下,不得不固守大营以待援军。
出击!右侧军团一受攻,拓跋山野可就坐不住了,不得不调动另两支军团大举出援,各军团分兵一半,以强行军之速度赶往被攻击的右翼,试图依靠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反过来围歼李显所部,行动倒是迅速得很,奈何没等其两路大军赶到战场,李显所部已毫不犹豫地撤离了战场,按刘子明裁决,唐军伤亡五百余,骤然遇袭的拓跋山野右侧军团则伤亡四千之众,双方的损失虽都不至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可到了此时,战争的主动权却已是被唐军牢牢把控在手。
攻击,再攻击,目标还是拓跋山野的右侧军团,两路援军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