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食使节团开出最后通牒,限时五日,要大食使节团给出最后答复,在此期间,不再举行和议谈判。李显的这一宣言一反先前的温吞水做派,态度强硬而又坚决,消息一出,叫好者有之,呼吁慎重者也有之,更有副使元万顷悍然上本弹劾李显独断专行,罔顾圣恩,朝野一派哗然,而李显初衷不改,和议遂就此陷入僵局。
仪凤三年十月十九日,宰辅贾朝隐、兵部侍郎武三思联名上本,言及吐蕃军情紧急,刻不容缓,为防有变,当急派大军弹压。后许之,诏令河西都督黑齿常之为逻些道行军大总管,王方翼副之,督率河西军三万步骑克期向逻些进军,并调陇关都督李敬业率军一万五千余进驻河西以为援,调左金吾卫将军武懿宗为陇关都督,增补关中府军两万把守陇州要地。
武后此诏一下,河西军政调整之序幕就此拉开,满朝文武无不为之侧目,都想看看太子一方将会如何反击,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太子竟然保持了缄默,并未就此诏书作出任何的评议,坦然而受之。
赞成?当然不是!李显不是不想出头反对这道对自己来说相当不利的诏书,然则理智却告诉他,若是他真敢在此时跳出来强行反对的话,那一准没个好果子吃,不止会遭到后党与越王党的联手围攻,更会招致高宗的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