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得火烫,来来往往的路人开始耐不住五月的暑热。
有个绿伞骔巾,穿马尾罗道袍,脚踩大红履的年轻书生,身后跟着个书童,主仆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半闲亭。
那书生在凉亭内坐定,自袖笼里摸出几枚铜钱来,交给自家的书童,轻声吩咐:“岁安,去买两碗酸梅汤来,并要两样茶果。”
“是,公子。”叫岁安的书童双手接了铜钱,来到茶摊前,“汤伯,来两碗酸梅汤,加两样茶果。”
“老规矩,茶果要蜜枣与南瓜子仁?”汤伯收下一把铜钱,问。
“是,老规矩。”岁安点点头,“前两日怎么不见汤伯来摆茶摊?”
汤伯一边取了茶碗,一抖腕子,将碗口翻上来,自装蜜糖的小瓷罐子里舀了一小勺桂花蜜盛在碗底,一边对岁安说:“前两天小老儿主家有事,实是无暇旁顾。”
说罢取了细柄竹杓,从大瓮里舀了酸梅汤出来,倒在碗里,另兑了一勺沁凉的井水,然后放在托盘上。又拿了小碟,装上蜜枣与南瓜子仁,一并端进凉亭里。
亦珍在一旁看得仔细,满满两杓正好是一碗酸梅汤,不多不少。
那书生与僮仆在半闲亭内侧身望着河上渔舟,悠悠然品酸梅汤,吃茶果,好不惬意。
汤伯小声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