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故事给了吴承恩灵感。孙悟空的名字即直接取自本条故事。当然,这里的悟空还不是一只猴子。
    吴承恩迷恋《酉阳杂俎》,在他写的《禹鼎志序》中有所说明:“余幼年即好奇闻,在童子社学时,每偷市野言稗史,懼为父师诃夺,私求隐处读之。比长好益甚,闻益奇。迨于既壮,旁求曲致,几贮满胸中矣。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段成式)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懒未暇也……”
    再随便看一条,不用多说,必似曾相识:
    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喜欢求仙问道的苏湛,游荡于河北内邱蓬鹊山,但并未发现得道之士的踪迹。一天黄昏,他正在山中行进,发现远处峰岩上似有光芒闪烁,于是大喜,以为那里必是仙境。但考虑粮食将尽,体力也差不多透支,只好暂时返家。
    苏湛对妻儿说:“前两天,我在蓬鹊山旅行,此山为古时名医扁鹊的封地,我早就料到会在山中有奇遇。果然,在一处峰岩上,发现有光芒如镜,那里必有得道异人,明天我将再向此山行,若那里真是仙境,恐怕就不再回来了,现在与你们诀别。”
    妻儿听后哭泣不已,想阻止他这种疯狂的行为,但没成功。转天,苏湛带上粮食,背了个包就上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