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里都已然是各人有各人的心思,更何况先头还有个司马氏,庆国公年岁大了,盼得不过家宅安宁。
这些年他也费些心思去打听着曲家,见曲家没为了国公府繁盛了就贴了上来,也没见着国公府落败了就此冷淡了。礼数上处处周全,官场上处事低调。
如此,就是一门好亲家了。庆国公在选亲上还算谨慎,这么些年也只一个刘氏与郡王府那门亲事颇为费心。旁得人家甭管在府中如何闹腾,总是能讲些道理的。倒没个姻亲拖累了国公府。而郡王府的纳闷亲事,说到底也是因为择了刘氏那个不懂事的儿媳,累了崔家几代人。
女嫁错郎毁一生,郎娶错媳毁三代,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以前崔敬太在意门第,以至于选了刘氏那样的人家,当初刘氏的家世很是不错。但如何繁盛也抵不过子孙们的作践,国公府虽取了刘氏一族一时的好处,却又被百年富贵人家骄奢淫逸浸淫出的刘氏的娘家,拖累的不轻。便是这风声鹤唳的时节,崔家这么一大族的事,都抵不过刘家折腾事多。
庆国公府这两年出的事很多,可但凡大家大业的怎会没一两件糟心事呢?这高高的朱红大门后面,那个府上没两件让人笑话的事。就只程瑜的舅舅威远侯府上,还出过小丫头跟个侍卫逃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