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这次不一样了,从李纲的奏章中可以看到。信王赵榛从五马山突围后,攻城掠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实力越打越大。如今不但在太行山以及周边地区站住了脚,还拥有十几个州府,几十万大军,近千万人口。如此实力,虽然不足以与现在的赵构王朝以及金国相抗衡。但可以影响到目前的局势,地确可以称之为宋金大战的第三股势力。
从信王赵榛的书信中。皇帝赵构和大臣们都能感受到他期待驱逐金狗,迎接二圣,恢复大宋江山的迫切心情。
那么,赵构朝廷是不是全心的支援并接纳赵榛和信王义军?大宋需要收复故土,这是所有求战派与将士百姓们的夙愿。闹得风风雨雨的刘苗之变,说起来是个人恩怨夹杂在里面。但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和地目的就是全力抗金、收复故土。
自从金兵南下以来,宋人为了收复故土,从开始战争的那一天起,无数战士和义军前赴后继至今努力而抛洒了多少鲜血?如今北方信王渐渐做大,信王与康王不一样,他坚决要抗金,坚持在北方抗金,驱逐金兵恢复河山的希望就在眼前,一帮将士们岂肯轻言放弃?
此时的赵构不敢说投降金国当儿皇帝的话,一旦说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一帮武将恐怕当时就会翻脸离去。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