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父亲同母亲所责备……”话到此处,刘毓一顿,恍然想起什么似的,转言:“阿姊,只怕阿娈要嫁予诸葛先生的事情,你拦也拦不住。”
我不解,“为何?”
更为担忧地凝视着我,她一语惊醒梦中人,让我恍然意识到我终究是将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些,她说:“如今阿娈思慕诸葛先生的事情,县府中几乎是人尽皆知,阿娈为诸葛先生所做的那些事亦是人尽皆知,这般还有谁会去向父亲求亲以娶阿娈?在众人的眼中,阿娈早已成了诸葛先生的人,此今差的不过是个名分罢了。如此,就算诸葛先生再不情愿迎娶阿娈,为了阿娈的名声他也不得不娶。”
我的身子随之一颤,脑海中有无数思绪喷涌而出。
在这件事情上,刘备的态度是默许的,甚至可以说是乐观其成的。毕竟,对于任何人来说,口头的忠心始终比不上实际上的忠心,而达到实质上忠心的最好的办法便是约为婚姻,结秦晋之好。只要孔明迎娶了刘冕,那他就是刘备的女婿,这般他也就没有任何理由不为刘备鞠躬尽瘁了。
而让孔明同意迎娶刘冕的最保险的法子莫过于此。
客观地说,这样倒是两全其美,于刘备于孔明皆是极好,于刘备,他可放心地任用孔明,获得来自孔明的最大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