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施政不利的替罪羊——这样的事,他听说过不少,看见的也不少。
    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皇帝要拿他的脑袋去消除各方怨气,他也只能自认倒霉。
    他最担忧的,还不是这个——个人生死是小,他最害怕的,是自己的建议出口后,傅沧泓纳谏,但操作过急,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怎样回答,才能在不获罪圣驾的同时,又更利国利民呢?这位城府内敛的部府大臣,陷入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
    冷瞅着他的面色,傅沧泓一言不发。
    何楚在猜测他的心思,而他,又何曾不是,在揣测何楚的心思?
    说实话,登基数月有余,傅沧泓却是直到现在,方有功夫来仔细思量北宏朝内权力布局的格式、全国各地的军政、民政大权,以及两班文武的优与劣。
    他自小于刀光剑影中长大,对于判断人之高下,心中自有一把与世俗不同的尺子。
    谄臣不用。
    愚臣不用。
    重臣得仔细审察。
    六部官员他虽一个都没更换,却并不代表他不想更换。
    昔傅今铖掌权时,驾御臣工的手法都是阴晦再加血腥,弄得朝中诸臣虽对他惟命是从,却并无多少是真正做事的,可以这样说,傅今铖是掌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