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瞒不过她,但她也最为体察人意,叹了口气道:“白巧庙在山里,一日不及来回。你明天出发,在庙里住一晚上,后天和吟芳一同回来。”
洛阳郊外有两座最受城中女眷青睐的寺庙,一红一白。红是红竹寺,求姻缘求子十分灵验,自然香火旺盛信女众多;白即白巧庙,相比红竹寺没有那么热闹,但有多家望族向它捐赠香油钱,先帝还曾敕令出资修建庐舍,传闻有宗室女子在此出家修行。
相传白巧是一名普通的民间女子,新婚不久夫君被征召至边关服役,劳苦而死。白巧在家不知噩耗,每天登上山头遥望远方,企盼夫君归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山中神女悯恤其情,不忍她白头空等,告之实情。白巧悲痛欲绝,痴心不改,企求神女让夫君重回人间,自己甘愿化作崖上岩石,受千百年风吹日晒。后人在白巧化石的地方建起庙宇,为她遮风挡雨,就是现在的白巧庙。
因为白巧的传说,白巧庙成为追忆亡人、为亲人祈福之所,香客犹以丧夫的孤寡妇人为多。白巧庙里有一座代善堂,丧夫女子可在此为亡夫捐一座神位供奉,免其身后地下受苦,祈愿来世再结姻缘。吟芳就在此间供着六郎神位,时常去祭拜,这回做法事也选在白巧庙。
对于已经亡故的亲人,灵不灵验已不重要